发布日期:2022.05.26

文化生活 时间历史
牧牛人与牧羊人+ 查看更多
牧牛人与牧羊人
+ 查看更多
在亚特兰蒂斯沉没、地中海的海啸大洪水摧毁了上古希腊和整个环地中海的欧洲及北非文明之后,土耳其的亚拉腊山区及伊朗高原成为幸存的种族文化,他们分别是牧牛人和牧羊人的祖先,成为后亚特兰蒂斯人类文明传承的火种。在第七章追寻安纳托利亚的历史时本书阐述了土耳其的亚拉腊山与伊朗的科佩特山脉分别是R1b基因和R1a基因的起源聚居地,这在图7.8中的基因源头分布图中清晰可见。这两个地方的文明火种逃过了地中海大洪水的毁灭,所以成为了我们考古上能找到的最早的人类城邦遗迹。1.2万年前哥贝克力神庙正是在土耳其的山区里发现的,这个神庙的位置与图7.8中R1a基因聚集的次中心完全吻合,可以推测哥贝克力神庙正是R1a基因族群在土耳其-叙利亚边界处设立的一个文化及敬拜中心。这里曾经有很古老、繁华和高度文明的人类活动,从哥贝克力神庙深层发掘的建筑水平得以知晓。

牧牛人与牧羊人把人类文明的火种重新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虽然人类在亚特兰蒂斯文明沉没后忘却了曾经的历史,但新的农业畜牧业的生活方式却被传播开来。土耳其的金牛山,是牧牛文化的发源地,牛文化从这里传播到北非,传播到亚洲,最终传播到欧洲。北非的撒哈拉草原曾经是绿色的牧牛圣地,同样中亚也曾经是碧绿的草原,牧牛人在这些草原上生活了很久很久地时间,直到干旱化改变了北非和中亚地生态环境。牛文化最终从西班牙和东欧两个方向不断迁入欧洲,使得欧洲文化生活在牛背之上,西方人至今以牛排为主食,而美国的文化也脱离不了牛仔的风格。在北非,从亚特兰蒂斯移民来的白种人与北非本地的黑种人和亚洲来的黄种人不断混血,形成了北非的柏伯尔人和图阿雷格人,因此造成了北非特别是摩洛哥与突尼斯一带的人种肤色其实是相当的浅白,与中南非的黑种人完全不一样。北非最高大的巨大的山脉被命名为阿特拉斯山脉,这个名称显然也是来源于亚特兰蒂斯文化,因为神话中海神波塞冬的长子叫阿特拉斯,在现实时间史中,因为亚特兰蒂斯早期的移民来自于昴宿星团七仙女星中的阿特拉斯星球。
牧羊人是继牧牛人之后崛起的文化,他们曾在伊朗高原,也就是东西方连接之路上的山野林间默默地生活了数千年,很长时间都游离在主流城邦文明之外的边缘地区,成为牧羊王。但牧羊人对中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波斯人就是牧羊人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帕提亚、波斯之名称的词根来源于帕西(Par’see),意思是“中间地带”,因为他们位于埃及、印度、两河流域与中国交流的古丝绸之路之上的中间地带。因为R1b基因与R1a基因族群对伊朗高原的混合影响,伊朗高原形成了北帕提亚、南波斯的种族及文化混合型社会内部的细微差异。波斯文化深深的影响了中亚,尤其在宗教信仰上,拜火教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在中亚干旱化、伊斯兰教传入波斯和中亚之前,波斯和中亚一直以来都是太阳(火与光)敬拜的核心地区,对人类历史的宗教及文化影响非常深远。在中亚曾经存在中心化的太阳城,那里一直是东西方汇聚的中心。直到现在,曾经太阳文化的影响残留下,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国旗至今依然是太阳的图象,这是源于当地种族社会集体意识中留下的历史文化痕迹。
牧羊人把牧羊的生产方式、太阳信仰的宗教文化,通过新疆和甘肃的古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影响了中国黄河流域的文化,最终导致了黄帝与炎帝的联合、夏文化与华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华夏文明。华夏文明有着显著的羊文化的印记,所以炎帝部落的“姜”姓,以及西北羌族都是以羊文化为核心造的字,其含义顾名思义就是“羊人”、“羊女”。牧羊人还把小麦从西域带到了黄河流域,形成了中国北方以面食为主的生存方式,但中国的南方则是种植土生土长的水稻为主食。但中国本土的畜牧业生存方式,并非是牧羊,而是养猪,这个圈养猪的历史很悠久,可能来源于太平洋上盘大陆(姆文明)传播过来的。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无猪不为家,所以“家”字的造字就是由“屋檐下养猪”构成,直到今天,中国人要吃掉全世界一半的猪肉产量。
羊与猪这两种畜牧生产方式,虽然看似简单,却代表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生产方式的区别。这种区别在最深层的源头,竟然是大西洋的亚特兰蒂斯文明,与太平洋的姆文明之间的差异。西方亚特兰蒂斯与东方盘大陆的影响,构成了西方与东方文明生存方式和文化意识的一种差异,这些残存的文化基于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了西方社会和东方社会的集体意识之中。
除了生产力方式之外,宗教信仰的深层次意识也在西方与东方社会中划开了沟壑,这种宗教意识也分别来源于亚特兰蒂斯和姆文明。我们说到过,太平洋盘大陆上姆文明曾受到了爬行类智慧的负面影响,这种极权文化的一支输出到达了西伯利亚,并经由蒙古和中国东北向黄河流域传播,这是中国龙文化的源头。另一方面,有一支善意的爬行族拯救和教导了人类,他们就是中国神话中人首蛇身的女娲娘娘。龙与蛇的源头是有区别的。中国的龙文化起源于东北(如红山文化)和蒙古,而蛇文化起源于西南川滇。龙文化与更古老的太阳信仰文化形成了对立,这就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的龙凤之争,龙代表大地与海、凤鸟代表天空。正因为中国文化在很漫长的时间里就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所以中国文化已经非常有包容性,这就是太极的文化,阴阳、东西二元对立却又融合为一体。
1.08万年前亚特兰蒂斯沉没之后,地球上的一些地区依然保留了古老的城邦或聚居地的生活。在约旦河旁边,耶利哥古城最古老的城墙遗址是约1.1万年前留下来的;1万年前左右,耶利哥古城又建造起了城墙和堡垒;根据文献记载分析,到了9800年前,耶利哥古城约有3000人的聚居规模,可以说是巴勒斯坦最古老的城市了。在两河流域,1万年前欧贝德文化遗址就有人类定居,特别是埃里都遗址,建有神庙和数千人聚居的城邦,他们久远的文化在亚特兰蒂斯文明覆灭后继续保存了下来。而在遥远的东方,中国山东省的临淄发现了后李文化的遗址,它的存续时间是1.05万年前到9500年前。由此可见,人类的聚居的生存方式还是可以追溯到非常早的时候,万年前是人类文明史清盘重组的新启点。
但是亚特兰蒂斯文明沉没之后,地球的人类文明出现了严重的倒退现象,很多地区的人类社会逐渐倒退到了原始部落的生产水平。在这段文明倒退的历史里,还发生了人所不知的外来干预,导致人类的文明及能力发生了进一步非常深刻倒退。金星女人奥妮克的访谈中,揭示了这个倒退事件,她说在这段黑暗时期里,天外来客对后亚特兰蒂斯幸存的地球人进行了基因改造,导致了人类的左右大脑的思维被分裂开来,因而基于松果体(天眼)的灵觉感知被隐藏了,所以人类对三维物质空间以外的维度的感知能力丧失,在灵界变成了“瞎子”,这如同天眼被盖上了一层面纱,限制了人类的认知范围。“面纱”(Veil)的概念并非空穴来风,在《新约》圣经中,圣保罗就提到了我们今天被面纱蒙住,所以看不清楚真相,但将来复活的时候,我们将不在被面纱遮掩,就能清楚地看见神国的事。
“面纱”的存在,不仅仅在圣经中明确的提及,在《一的法则》中金星六维智慧拉也对“面纱”作了详尽的描述。“面纱”也叫做“遗忘的面纱”,是让人类的记忆忘却很多历史,并于真实,加速和强化极化效应。“面纱”的存在阻隔了人类认识三维物质世界以外的高维信息的能力,所以造成了人类在黑暗无知中摸索的艰难旅程。
“面纱”的存在,也让人类非常容易被物质假相欺骗,也非常容易被意识或理论洗脑控制,从而容易造成人类社会被操控的局面。正因为如此,亚特兰蒂斯之后,宗教的真真假假骗局操控人类的历史屡禁不止,而另一方面,真正的信仰的道路需要人类更智慧的判断才能被找到。根据某些未经考证的信息线索,当时改造地球幸存人类基因而制造“面纱”的天使来自于毕宿五。不过,不管制造“面纱”的基因改造事件的始作俑者是否怀了多少的恶意,但能从“面纱”的假相中最后成功找到真相的智者或者有心人,在被蒙了脸的精神灵魂提升的追求过程中,当他真正选择了道路走出来找到光明的时候,他对信仰的坚定程度及扬升达到的灵魂高度,反而是超越了没有带“面纱”时的人类。
当然,更多的人类则被“面纱”蒙蔽了,万事只凭眼睛,殊不知眼睛只是对宇宙感知之很狭窄有限的传感器,而更多的宇宙真相则被人忽略和否定。地震火山等大灾难来临之前,我们可以观察到各种动物如蚂蚁、蜜蜂、鸟类都比人类先知先觉,更早或更准确感知三维之外的信息,客观地反映了人类感官的迟钝。因为人类感官的局限,所以人类社会常常堕入物质主义和负面能量而不自知,导致了人类历史充满了残酷的战争、野蛮的宗教欺骗和充满了负能量的社会结构。从时间循环的周期中看,后亚特兰蒂斯时代太阳系恰好也走到了星团时空的西方角方向,这里地球远离银河中心及北极的高维能量场,命定了地球历史在这几千年里注定黑暗。
从图1.3中的岁差循环中可以看到,1.08万年前亚特兰蒂斯沉没后,太阳系进入面对巨蟹座和双子座的星际空间,从星相学来说,这两个星座都属于敏感多变的特性。从五行八卦得运势来看,西南方向为坤地、为鬼门、为是非缠身得黑暗巨门星、在奇门遁甲中为死门,所以1万余年到6000余年前的人类历史注定黑暗,人类文明倒退到原始社会状态,人类完全忘记了历史。
这四千多年的黄道星座黑暗区域不仅可以从太阳系在星团运动中的方向和能量运势推断出来,或者用五行八卦的数理循环规律推演出来,也可以从地球的地质考古中得到印证。地质学家发现了8200年前左右地球再次出现了一个小冰期的寒冷,其成因尚未清楚,被称为8200小冰期,而这个小冰期正是属于太阳系刚进入双子座黄道时代不久后发生的混乱黑暗,与岁差循环的天运五行规律是符合的。在这段时间内,太阳系离猎户座方向非常近,而猎户座正是负能量势力集团的大本营,他们对地球的干涉影响自然也增强了。在中国的考古中,中国最古老的考古遗迹之一贾湖遗址正是属于这段时期,它的跨度是9000-7500年前。贾湖文化里出土了历史最悠久的乐器——贾湖骨笛,而这段时期在中国历史中属于太昊部落的时代(如表4.1所示),中国人的祖先在这个黑暗时代顽强的重组延续着,虽然更古老的历史已经沦为传说或者被遗忘。
而在帕提亚和中亚,波斯人的祖先也在重新人类的历史续集,一神论的宗教起源于这里。《奥斯谱》记载9000-6000年前的周期,是主神弗拉格帕提的周期,他带给了地球一神教的信仰,这就是拜火教的前身,敬拜造物神阿胡拉·马兹达,别名霍尔莫兹德(Ormozd)。因为人类的大脑被带上了“面纱”,灵性被限制,人类仅剩下物质双眼来观察世界,所以幸存的人类在灵性领域就变成了“瞎子”,需要信仰的引导来寻找宇宙真相。而在这之前,人类可以直通高维感知,具有心电感应的能力,宗教与语言并不重要。信仰成为人类灵魂的向导,如同在黑暗中行走的拐杖;不过负能量势力则很容易利用人类感知的受限来欺骗人类,让人类沉沦于物质主义而不能资自拔,成为阶级社会集权者的奴隶。黑暗者引导人类走向黑暗,这就是耶稣口中所说的“瞎子引导瞎子”,而宗教往往就是黑暗者引领的,因为祭司与精英集团有无数个理由、动力和方法来误导大众,从而使得原本向善的教导变成谋权获利的教条。从此在地球上,信仰与宗教之争、光明与黑暗之争、真神与伪神之争,就再也没有停止过。
9000年前霍尔莫兹德的教导是波斯拜火教的前身,也是6000年前印度婆罗门教的先行者,同样也间接的影响了中国的道教。在古波斯延续下来的宗教演化中,光明与誓约之神密特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种敬拜太阳与光明的宗教经过长期的迫害后,转入地下和山洞之中被秘密传扬,很久很久以后的罗马帝国时代它与同样被迫害的基督教融合,化身于罗马天主教体系之内。 根据《奥斯谱》的记载,弗拉格帕提时代的后期,伪神阿胡拉冒充阿胡拉·马兹达对全球人类展开了侵略与控制,把人类再次带入到长期的血腥宗教战争及混乱之中,造成了人类文明的进一步断代。8200小冰期后年前至6300年前的地球经历了双子座黄道时代最黑暗的时刻,从此地球人类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来源,仿佛人类文明是从6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才开始发展的。
值的一提的是,根据X行星3600年回归一次的规律计算,7200年前X行星靠近地球,自然对地球的磁场、气候、地质与生态都造成了一次冲击与破坏。从8200年前小冰期的气候冲击,到7200年前的X行星回归冲击,代表了一个发展阶段,比如,中国河南省的裴李岗文化就是属于这个阶段之间。与此同时,新月沃地的人类文明遗址则更加普遍,有伊拉克的萨迈拉文化、亚述高原的哈苏纳文化和叙利亚的哈拉夫文化。叙利亚的哈拉夫文化源自正能量的提升帮助,根据一些非直接文献信息,哈拉夫文化是由来源于北斗天枢星来的智慧援助,也就是道教中的斗姆星君。哈拉夫文化的布拉克遗址考古发现,遗址周边吸引了大量的卫星城镇,这种社会结构属于离散式正能量引导型社会结构,与伊拉克南部的极权型城邦社会结构不一样的。当7200年前X行星回归后,地球的文化种族再次洗牌,于是7000余年前地球开始经历了一次新发展小阶段。这在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到印证,在中国,7000年前是仰韶文化的开始,同时新月沃地的文化之间也发生了替代性重组。
在这段人类文化史的更替和遗忘的过程中,有一个地方显得特别神圣,那里就是黎巴嫩。以色列人一直把北面的黑门山当作神山,而且黎巴嫩山区里的雪松是所罗门建造圣殿用的神木。如今的黎巴嫩国旗,依然是以雪松为标志,这雪松山里到底问什么神圣呢?原来黎巴嫩的山谷里有一座太阳之城——巴勒贝克,意为“太阳之域”,后来被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更名为太阳城。巴勒贝克自古以来被当作神圣的庙堂,腓尼基人在这里修建神殿,而后来的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不惜重金雇佣了两万名奴隶对此地扩建,供奉了万神朱庇特、酒神巴卡斯和爱神维纳斯。为什么这么多民族和帝王都如此崇拜雪松山呢?这个秘密不仅仅在于神庙本身,而在于神庙地基或者废弃的一些早期巨石,这些巨石竟然巨大到有千吨之重,显然已经超越了地球土著人所能处理的范畴。即使今天的科学工程技术也几乎不能处理千吨巨石的加工、搬运和叠放,所以这只留下了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些巨石遗迹是地外文明曾经修建的。根据考古的各种检测推断,巴勒贝克神庙最古老的巨石竟然有9000年的历史!
撒加利亚•西琴对苏美尔文明中对诸神和历史的楔形文字记载的细节分析有些参考价值的,虽然在大概念上西琴采用了偷梁换柱的手法来混淆视听,巧妙地鼓吹了爬行类智慧恩基这一派的神明为造人之父,而同时蓄意贬低天空之主恩利尔这一派神明。有不少人也指出西琴是受阴谋集团委托,散布真假混淆的信息。这些警告者中比较有名的就有主持人大卫·威尔库克。综合来看,西琴书中真真假假参杂的比较厉害,把很多事件混淆在一起,所以读他的书的时候得非常小心地辩证来看。
西琴有一点分析说,黎巴嫩巴勒贝克神庙的地基原本是地外文明飞行起降的登陆点,所以这里出现了无比巨大的巨石块垒成太空着陆点,这不无道理。正因为黎巴嫩有着通天之路,所以整个新月沃地的古代居民都把这里当成神庙。圣经中雅各在往北部哈兰旅行的路上睡觉时做梦见到了天梯,也正是代表黎巴嫩是一个通天之地。《奥斯谱》则更有意思的描绘了底层天堂的很多历史,在新月沃地的上空,存在着一片名叫作“何烈”的下天堂区域,真神和伪神都在不同年代占据过这里,因此这里发生了很多诸神之间的战争史。《奥斯谱》纪年描写了9000年前主神弗拉格帕提降临管理地球的时候,他派天使拯救和恢复了陷入混乱的下天堂区域“何烈”,这在时间和地理位置都完全与黎巴嫩巴勒贝克的远古遗迹符合。由此可以推测出来,“何烈山”开始变为中东各族的神山的时候,正是源于9000年前神权曾经降临底层天堂“何烈山”,以及物质地理上的巴勒贝克遗址。从此“何烈山”与“雪松山”的神圣地位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要作用,尤其它们频繁的出现在了西亚、非洲乃至欧洲的各种宗教与神话当中。
这些诸神与天外来客,有的是在四维空间里人眼不可见的存在,也有的是在三维空间里显现为可见的飞船和天外来客。与地球人类社会的反复循环历史同步,下天堂的诸神也是在光明与黑暗的反复循环历史中学习。从全世界各民族无比复杂的神话故事,以及诸神之间的多次反复及可怕的战争传说来看,在四维空间里的地球也是非常的不消停,起起落落。《奥斯谱》是记录天空诸神战争的历史循环的有趣资料,可以参考那些以及被人遗忘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以及眼睛看不见的四维空间里的天国之战。正因为黎巴嫩和苏美尔多元化的天外历史,造成了黎凡特和巴比伦无比复杂的神话和宗教史,真真假假、正正邪邪,不能用一刀切来概论。正能量与负能量文明在地球上曾经有过无数次的交锋,并深深的演绎出了一部漫长的人类的战争史与宗教史。诸神之间的战争本身就足够成为一个单独的话题。
在新月沃地的三维物质空间里的历史中,有三波人忽然在人类历史上冒了出来,并且他们的文明还很高超,让考古学家百思不得其解。他们分别是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和希伯来人,他们每一支都非常神秘,也很另类,并且还都成为了人类文明在某一方面的标杆。苏美尔人自称是来自东方的黑头人,他们来自哪里?根据东方黑头人的线索,东边来的印度人、乃至姆文明后裔都可能是相符的,他们从东方来与两河流域的出自伊甸园的亚当族混血后成为了苏美尔人。苏美尔人是东方族裔与亚当族的混血形成,在《玉苒厦》中有明确记载,然而这个东方来自哪里却是一个谜。有一个共性的线索可能暗示了苏美尔人东方血统的来源:苏美尔人的神被称为阿努纳奇,而美洲的玛雅人和霍皮人传说中也有阿努纳奇,代表了这三支文明的一缕共性,这缕共性来源于太平洋的姆文明,也就是东方文化的终极源头。苏美尔大神恩基住在一个都是水的地方,并非两河流域,而盘大陆(姆文明)恰好符合了这种描述。种种迹象表明,苏美尔人可能是东方姆文明(黑发)的后裔与两河流域的亚当族的文化融合而形成的,这种二元特性在苏美尔人的神话记载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腓尼基人也似乎是凭空冒出来的,他们成为地中海沿岸最强大的商人,并且还发明所有字母化语言文字的鼻祖——腓尼基字母表。腓尼基人成为海上霸主和杰出的商人,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从何处去,让考古学家与让人类学家困惑。腓尼基人在海边擅长航海与经商,并且捕捞地中海中一种贝类制作成绛紫色的染料售卖,并因为这种染料而得名。腓尼基文明的源头显然是黎巴嫩,这里的雪松山是高级文明传扬的源头之地,因此历史上黎巴嫩的海边大城西顿和推罗异常强大而繁华。然而腓尼基的人种又是从哪里来呢?《奥斯谱》提到了一点线索,牧羊王的一支族裔迁徙到了海边成为了腓尼基人,而显然黎巴嫩的雪松山的高级文明教化了这些牧羊人的后裔。另外一个证据就是语言的演化,腓尼基语是从亚伯兰语演化而来的,并形成了人类最早的字母表,语言演化这也佐证了牧羊人向航海人的转变过程。腓尼基人之所以完成了从象形文字的语言向字母化文字的转变,其中的推动因很有可能就源自黎巴嫩雪松山的地外文明的教导。
而在巴勒斯坦之地,希伯来人更是一支很特殊的种族,他们似乎也是凭空出现,而且非常地与众不同。《创世纪》中说希伯是亚法撒的后裔,在家谱中突然被着重强调了一下,非常突兀,似乎也是突然冒出来的,又属于一条很特殊的线,迷雾重重。希伯来的习俗和语言也与新月沃地及埃及的居民都显著不同,所以他们一直都被当为异类。从语言上来说,希伯来文是非常神奇的文字,它的二十二个字母每个都代表了一个数字,所以希伯来文其实是一种数字构成的语言,就好像计算机代码一样,里面蕴含了很多奥秘。希伯来文的特殊性,表明了希伯来人的文化深受高维文明的影响。事实上,宇宙是一个全息信息构成的宇宙,所以万物都符合数字运转的规律,而希伯来文是最贴近宇宙数字规律本源的一种语言,所以希伯来文的每个词细品都包含了很深层次宇宙数律蕴涵。
摘自《时间螺旋》下
2019-04-06 22:53
相关热门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