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5.26

视界物理
宇宙的九层尺度+ 查看更多
宇宙的九层尺度
+ 查看更多
19.8 九层尺度,宇宙阶梯
宇宙是全息且分形的,所以在不同尺度上相同的信息以类似的方法显现出来。这点规律在音乐的循环中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八度循环,音乐歌曲可以从无穷小到无穷大一直演奏。在物理学中,天才物理学家狄拉克百年前就提出了大数猜想,他认为在1039大尺度上物理现象是相通的,即电磁力和重力不过是在大尺度上的不同的展现方式而已。
宇宙是分层的,每一层都是一种信息分形的体现。纳西姆把这种宇宙分层但统一的思想付诸于具体的计算,所以他发表了一篇论宇宙尺度的论文。根据黑洞尺寸和真空能量的计算,纳西姆将六个数据点进行了分析,包括宇宙大爆炸奇点、原子、恒星黑洞、星团黑洞、星系中央黑洞和宇宙的六组尺寸即旋转速度的数据。当这六个数据点制成图片的时候,经过对数变换,发现它们是线性的(如下图19.12中的数据点),连成一条直线!
这是多么神奇。将纳西姆预测的质子半径也放到这个图中,会发现质子也在这条直线上。可以自然的猜想,质子内部的夸克的真正半径如果被测量出来,应该也在这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反映的是宇宙的尺度与转速(频率)的关系。经过简化后,这个关系可以简单地表述为Rω=c,其中R是宇宙空间尺寸的半径,ω是旋转的角速度,相当于振动频率,c则是光速常数。也就是说,空间越大,旋转速度越低,也就是振动频率越低,但它们量的乘积是常数,所以不同尺寸的世界排布在一条直线上。

图19.12 宇宙的九层尺度
这个尺度关系数据本质上是在比较不同大小的黑洞,它们都是物质空间的极限状态,所以性质参数本质上都差不多,黑洞密度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半径大小,而在半径边缘的视界上,速度也都是达到一样的运动极限——光速。宇宙中所有的基本构造的核心都是黑洞,不管是恒星塌缩形成的黑洞,还是星系中心黑洞,或是质子黑洞,抑或是大爆炸奇点。所有的世界或粒子,都是围绕着黑洞发展出来的物质现象。
恒星与黑洞是互相转换的,这也是生与死的循环。当大于7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死亡时,会塌缩为黑洞。我们的太阳死亡时虽然不会塌缩为黑洞,但其中心一直都由一个黑洞。所以,黑洞表现为天空中的太阳,还是表现为真空中的黑洞,都只是形式上的差别,或者循环中时间阶段上的差异而已。恒星与黑洞只是阴阳共存且相互转换过程的表现形式而已。如图18.5中,恒星与黑洞在空间上是一体共存的。从外面看时间上的生死:恒星死亡塌缩为黑洞,黑洞蒸发后重新吸引星尘生为恒星,这是阴阳互相转化的时间过程。
大小本就是相对相通的。全宇宙的尺寸是极大的,人类还不知道宇宙的边界在哪里,但可以知道我们能观测得宇宙大小是有限的,是有边界的。在宇宙这个边界上,光无法突破这个边界。假如能从宇宙边界之外看宇宙,因为光不能逃脱宇宙边界,那么你看到的也只能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宇宙边界就是黑洞视界,这就是为什么宇宙大小是有限的,因为黑洞决定了宇宙中一切的尺寸基础。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比巨大的黑洞里面,这个黑洞的内部世界就是我们的宇宙。
那么在上图19.12中,U点就构成了宇宙的边界的大小,也是第9层级的宇宙,是极大。这个世界的对称点是图中的BB点,也就是假想“大爆炸”的奇点,这是宇宙的中心,也是第一层级的宇宙,是极小。极大和极小是对称的:第9层是空间极大,但如此巨大的宇宙巨球的转动速度就极慢,时间就极小;第1层是空间极小,但如此小的球的转动速度就极快,频率极高,时间积累就极大。极大和极小的乘积却是常数,等于光速,这是一种限制,一种边界。这种限制和边界就是黑洞的视界,它的旋转运动速度的极限是光速。正是黑洞视界上的光速极限,决定了宇宙各个层级上的尺度限制。
这里,我要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所有的黑洞视界是相通的,信息在这里通过无穷运算实现重组。那么,宇宙的外缘边界上的信息,和宇宙初始奇点上的信息,是相连相通的:极大和极小通过黑洞视界实现重合统一与回归。这种回归是阴阳相化的体现,也是数字循环的体现。回顾图11.5, 阴阳转化是由693数字循环实现的。数字9是极限,也是稳定的,在数算中是回归点,是阴阳交替之处,是边界;那么在物理中,黑洞视界就是对应了数字9的位置,在这里物理、数学和阴阳都发生了重组和交替。
宇宙的九重尺度(图19.12),是我们发现的宇宙的结构层级,是在大尺寸上差异化的世界:创世奇点、夸克、质子;原子、生物、太阳;星团、星系、宇宙。奇妙的是,宇宙的层级同样可以用9个阿拉伯数字表示,类似空间的维度数。在9层宇宙中,693的阴阳振荡法则同样适用,以9为支点在6之阴和3之阳两个世界循环生化。693是宇宙一切阴阳的关键。在这里,6是太阳,9是宇宙,3是质子。无怪乎,质子的寿命与宇宙同寿甚至超越宇宙;太阳则是我们人类世界的全部。
太阳是第6层世界,6为阴,为大地。这是与9和3相比而言的,因为不管是宇宙和质子内部,都是极强的高能世界。在宇宙尺度上,我们的太阳系是一个倍太阳呵护着的低能空间,这是宇宙的中层世界。我们地球人类就是生活在太阳系空间内中世界的脆弱生物。我们的世界由第4层的原子组合而成,由第6层的太阳牵引而动,才孕育出大地上的勃勃生机。在太阳系内,地球上的生物是第5层世界,这里即是太阳系的中间值,也是宇宙的中间值,好比是宇宙中用玻璃隔离保护好的温室。
图11.5的阴阳图中,可以知道宇宙生命的发展方向是由6到9再到3的逆时针旋转。所以人类的下一步发展将是走向太空,跳出太阳系,去领略宇宙的浩瀚。789是宇宙层级中的外世界。从外世界再穿越到三元性的内世界321,最终回归到一,宇宙的中心源点。在这个宇宙级的史诗里,生命将一路依靠振动与和谐了解和探知宇宙的一切奥秘。每一层宇宙都是全息宇宙的分形,都遵循音乐的二倍递增律和十二内分律。
不仅宇宙的边界和宇宙的创世奇点可以通过黑洞视界连通,每一层级的宇宙之间都可以通过黑洞视界实现快速穿越。黑洞视界在数学上是有限和无穷实现统一的地方,所以,黑洞视界可以将宇宙所有信息都联结与归一,是宇宙所有层级的边界。
摘自《数字宇宙》
2019-08-18 21:11
相关热门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