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5.26

时间历史
创世纪的分家史+ 查看更多
创世纪的分家史
+ 查看更多
西方的圣经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的根基,在《创世纪》里记载了诺亚大洪水后人类的子孙的分家的家谱记载。这个古老的记载是怎么传承下来的呢?在历史上,当以色列人被俘虏到巴比伦的时候,经过好多代的传承,以色列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适应了巴比伦帝国的城市和商业文化里。很多优秀的以色列在帝国的首都得到统治者的重用,到了居鲁士消灭了巴比伦帝王尼布甲尼撒后,波斯帝国建立并逐渐对犹太人友好起来,犹太人陆续回归耶路撒冷。当亚达薛西王开始统治后,公元前458年,大祭司以斯拉回归耶路撒冷,开始动手编辑旧约《圣经》,以定型和传承以色列民族和其信仰。当时以色列是从一片废墟中重建,毫无文档可循,而埃及则是当时世界史最完善的人类史图书馆。于是以斯拉在埃及藏书中收集了关于以色列相关的历史记载,结合以色列祭司口口相传的信仰经文传承,编辑成文,于是成书为《旧约》圣经,于是这个版本的《创世纪》成为西方流传最广的上古文字记载。
埃及神殿里的历史藏书是如此多,也非常繁杂纷乱,但却覆盖了超乎想象的久远历史。神殿里的文字记载有多久远呢?从希腊七贤梭伦专程去埃及考史可见一斑,梭伦比以斯拉去埃及要更早一百来年。埃及的祭司对梭伦敞开的说,“你们希腊人没有老人了,都是小孩,因为你们已经忘记了历史”,但是埃及因为尼罗河谷和旁边山脉的保护,幸存了下来,神殿保存了下来,包括其中的文档记载。这个记载有多古老呢?埃及祭司告诉梭伦,是梭伦之前九千年前的事情,并且是真真切切的历史传承。可惜梭伦在死前来不及完成对这些上古历史的总结成书,只是他的孙子跟柏拉图的谈话中才留下了一点踪迹给我们今天。西藏的象雄古国流传下来的历史传说就有一万八千年的历史,因为在高原上他们的文化如同保留地一样安全。埃及的文明历史不亚于象雄古国,并且在文字记载上更完备。后来,当亚历山大大帝入主埃及,托勒密王朝建造亚历山大图书馆时,其共处之宏大让世人震惊,把上古的和全世界的藏书都收集在一起,那真是人类历史的宝库。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在罗马时代,亚历山大图书馆先后被两把火给蓄意毁掉,从此埃及的最丰富的上古文明记载就这样消失了。
以斯拉的整理的《创世纪》里的大洪水后的家谱,却留下了上古历史的一个三连拍的截屏,这个截屏概括了从2.5万年前的大洪水到1.2万年前的大剧变,再到6000年前的三个结点的历史抓拍。一个家谱里为什么是这三个节点呢?《创世纪》十章的人类家谱记载了三个层级的衍生关系,我们不要天真的把这当成是一家子三代人,从爷爷到孙子总共一百年的事情,那种盲目解读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繁衍不了这么快这么多;这三个层次是三个时代的截屏抓拍,是以地质年代的大转折为分界线的,而每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区域族群。首先,大洪水是一次地质巨变,是一次大洗牌和新开端是很显然的,这个时间发生在2.5万前,是一个超周期的转折点,也是基因大分叉的一个大节点。1.2万前又是一个地质剧变,我们不要忽视了,猛犸象等大型动物就是在这个节点忽然灭绝的,根据柏拉图的记载,亚特兰蒂斯文明和上古希腊也在这个时候中断,这个时间节点是有足够震撼力和影响力的。第三个结点为什么是6000年前呢,因为欧洲的种族突变形成是在6000年前,而恰恰《创世纪》家谱里的每个孙子辈的名称,跟当今的人种、地缘和语系可以一一对上,说明家谱的结束与世界人类分布是符合的,所以第三个结点是稳定下来世界格局的时候,那正是现代欧洲人稳定出现的时候,在6000年前形成。这个三连拍的历史发展概要以下图5.3展示,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历史脉络,也是最古老的人种民族起源的记录。

图5.3 《创世纪》分家史的格局
《创世纪》诺亚大洪水后的人类留下了闪、含、雅弗三支后裔,他们分别分布在南亚、非洲和北亚。这三支族群既可以作为人类祖先部落,也可以作为地域的分区,正如《创世纪》所说的,产生各民各国依据的是,血缘(家族基因)、地缘(疆域)和语言(文化),这也正是科学人类史的依据。亚拉腊山是闪与雅弗的南北分界线上的重要地标。但我们千万不要误以为这三族就是全部的人,别落入死读经的陷阱里;在这三支族群的南部热带地区,还生活着很多更古老的人群,包括西非和南非,亚洲南部和太平洋地区,还有美洲,从基因和语言上都可以发现,那些地区的很多人没有被包含在闪、含、雅弗三支体系里。没有被包括的族群其实都是被人类文明边缘化的人种族群,虽然他们的历史更久,但是对人类文明史的影响力比较小,不在人类发展舞台的聚光灯照射下的舞台中央。这个划分界限就是2.5万年,从那时候开始闪、含、雅弗的名字区分开始出现,并引领了人类发展。进一步说,在闪、含、雅弗覆盖的区域内,这三族也不是全部的人类,因为在这些地方已经有古老的本地人类了,比如中国的黄种人祖先十万年前及更早的时候已经生活在中国。应该说,闪、含、雅弗是一批新的迁徙演化人群,从2.5万年前开始形成人类的新篇章,这三支人引领了人类文化的新发展,特别是社会文明和文字的形成发展。
从2.5万年前到1.2万年前之间,是(诺亚大洪水)冰河期后的一个大跨度周期,相当于四会的时间周期的合集,地球气候经历了恢复、升温、再降温的完整过程。1.7万年前地球温度升高,到1.3万年前的时候,北美和北欧的冰雪已经融化了相当大一部分,南北半球春暖花开,一片繁荣景象。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这个时候的猛犸象还在西伯利亚大草原愉快地生活着,与今天的气候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不要把当时的西伯利亚想象成荒无人烟的地方,相反的,这些大型动物的存在说明西伯利亚很适合大型动物生存,数万年间同样也就适合人类生存,因为猎杀几头像猛犸象这样的大型动物,就可以为人类部落的小山丘一样的食物供应。在西伯利亚的古墓遗址中,就发现了两三万年前史前人类穿戴大量猛犸象制品的生活方式。人类靠天吃饭的幸福生活到了1.28万年前被突如其来的大降温给打断了,这是一个循环的结束,在地质史上忽然出现了新仙女木事件的寒冷期,持续了约1300年的时间。新仙女木的小冰期结束后,人类进入了更新世,猛犸象等大型动物灭绝,人类不得不开始了新的生存方式。受新仙女木冰期影响最深的是西伯利亚的雅弗,不仅大型动物遍地的肉仓消失了,寒冷的气候也让北方人类生活变的艰难,所以西伯利亚的部落不得不向南和向西迁徙,这是一此超大规模的人类转移和改变,同时对形成今天人类世界格局至关重要。
12000年前到9000年前那一会的时间,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期,气温总体偏低,并且上下骤然波动幅度很大,注定了这是一个充满传奇故事的年代,是人类历史的大拐弯点。最早的人类城市出现在12000年前的土耳其西部山区,日本的绳纹文化也是这个时期出现。人类结构大变动也让闪、含和雅弗区域族群发展出第二阶段的后裔部落,这些在冰期后、更新世里稳定下来的部落的名称,对今天的人类追溯祖源头是有可考关系的。
《创世纪》十章记载的闪、含、雅弗的儿子如下:闪的儿子是埃兰、亚述、亚法撒、路德、亚兰;含的儿子是古实、麦西、弗、迦南;雅弗的儿子是歌篾、玛各、玛代、雅完、土巴、米设、提拉。这些名字都非常重要,因为他们都成为非常重要的区域和民族;结合被称为小创世纪的《禧年书》的记载,他们的分家居住的地域可以描述成图5.3的地缘图,这个地缘格局决定了后来人类民族发展历史。在这个人类家谱的记述中,儿孙的顺序非常重要,排前面的儿孙的历史比排后面的在真实历史中可以差距几千年的跨度。
第一代族群 | 第二代族群 | 语系语族 | 产生民族 | 历史备注 |
闪 | 埃兰 | 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印度语族 | 伊朗、巴基斯坦 | 占据伊朗高原和据印度河流域;与玛代联合形成波斯人,多次建立波斯王朝帝国, |
亚述 | 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 | 亚述帝国 | 奥西里斯主义的后裔,漫长历史中被南上和北下来的民族侵扰,最后崛起成帝国 | |
亚法撒 | 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 | 犹太、阿拉伯、部分中国(夏) | 山地旷野生活的迁徙游牧民族,有信仰 | |
路德 | 印欧语系-阿纳托利亚语族(赫梯语) | 土耳其 | K/Q父系基因农耕人群和先雅利安R的融合,赫梯入侵到来 | |
亚兰 | 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 | 叙利亚 | 黎凡特叙利亚平原的古老民族,闪族的核心地区 | |
含 | 古实 | 闪含语系-古实语族 | 埃塞、也门、阿曼 | 最早进入两河流域建立强大城邦的野蛮民族,包括巴别、亚甲、尼尼微等 |
麦西 | 闪含语系-埃及语族 | 埃及、腓力士 | 埃及地区的古文明 | |
弗 | 闪含语系-奥摩语族 | 利比亚 | 尼罗河西与南 | |
迦南 | 闪含语系-伯伯尔语族/腓尼基语言 | 黎巴嫩、腓尼基、古巴比伦、巴勒斯坦、迦太基 | 北非迁入古代黎凡特的移民,建立地中海沿岸的强大航海民族,最终被依次消灭 | |
雅弗 | 歌篾 | 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凯尔特语族/波罗的语族 | 德、英、法、北欧 中国北方 | 从西伯利亚中东部迁往欧洲的R1b,为西欧及北欧的主流新人种,早期从亚洲迁入欧洲 |
玛各 | 乌拉尔语系 | 芬兰、北欧、西伯利亚 | 西伯利亚中西部,部分迁徙到北欧 | |
玛代 | 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亚美尼亚语 | 亚美尼亚、波斯、帕西、库尔德人 | 源于亚拉腊/高加索,部分迁到伊朗高原;亚美尼亚语是伊朗语族和希腊语之间的桥梁 | |
雅完 | 印欧语系-希腊语/拉丁语族 | 希腊、罗马、塞浦路斯、西班牙 | 南欧海岛系民族 | |
土巴 | 阿尔泰语系 | 吐火罗(R1b基因),及萨尔马特人和雅利安人(R1a基因) | 土库曼斯坦为源头,与汉藏语系为邻居,在之间的大草原上与突厥和蒙古等混合 | |
米设 | 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 | 斯拉夫人(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南斯拉夫等) | 在波罗的海与乌拉尔山脉之间的R1a人种 | |
提拉 | 印欧语系-阿尔巴尼亚语 | 阿尔巴尼亚、南欧沿海地带 | 欧洲西南部靠近非洲的早期R1b人,后被排挤到巴尔干,融合了一些非洲的E基因 |
表5.1 《创世纪》后裔分支对照
第一代的族群记载,本身就隐示了大洪水后人类文明的第一大迁徙,那就是雅弗北上东进亚洲的迁徙,因为雅弗得了北亚之地,同时闪居中,而含往西南迁徙深入非洲。北迁大军中,雅弗最早的部落歌蔑深入北亚居留繁衍,之后的土巴在中亚迁徙,这两支雅弗的血统在北亚和中亚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深度的影响了中国的语言文字和后来中国华夏文明的形成。闪与含从语言来讲比较相似,被归为一类叫闪含语系。是雅弗的名称比较特殊,由两个音节字组成,潜在一种可能,它也是由两个字合成一起,如闪含一样。我们从分子人类学来看,确实有两股人群,两种基因密切交织在一起,成为亚洲迁徙人群的核心,那就是R基因和Q基因。他们互为邻居,常常同步迁徙,并且足迹遍及全球,把他们称为人类拓展先锋不为过。雅弗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应于RQ,他们是两个人种基因合为一个集团。Q基因是爱斯基摩种,我们在图4.3分析过他对中国及全球的深刻意义。R基因是雅利安种,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领航者。
中国字“雅”的意思是合乎规范的,高尚的意思,代表了社会文化层面和精神信仰层面的高度,代表了人类追求的目标和意义。这个字的来源就是雅弗和雅利安的“雅”。中国自古称为礼仪之邦,道德治国;礼仪的精髓就是雅,一曰规范,二曰美德。我们一定要扭转我们的观念,以为雅利安等于欧洲,那是大错特错;雅利安种是世界性的,而且先生活在亚洲,后迁徙到欧洲:雅利安种在亚洲的历史数万年,而席卷欧洲站稳脚跟才是六千余年之年轻短暂的新历史。雅利安种和爱斯基摩种的联合迁徙发展形成的社会集团就是雅弗,他们与闪含集团是反向扩散,雅弗北上东进,闪含南下西进,形成了图5.3的大洪水后人类文明迁徙格局。雅弗的北上东进的历程对亚洲人类史,乃至世界人类史都是至关重要的,上古时欧洲社会文明还根本不存在。
12000年到9000年前的奥西里斯时代,是大洪水后人类的大转折点。这个时代在阿波罗太阳信仰的美学时代,及索尔的神化时代之后,引来了理性思维的时代,人类文明进入一个高峰期。奥西里斯时代的文明辉煌,我们只能从柏拉图对亚特兰蒂斯的文明科技的惊鸿一瞥中抓住一点点信息,最引人注目的是亚特兰蒂斯人能用水晶启用宇宙能解决能源问题,超越核能,同时宇宙能的利用让亚特兰蒂斯人可以深入到生命科学里,改造生命,这两项技术上亚特兰蒂斯文明超过了当今世界。但不管怎么样,这些文明技术跟今天已经无关,因为他彻底毁灭了,被抹平的干干净净。这个时代毁灭的规模已经升级到局部地质板块改变和全球气候改变的程度。在地质上和气候上的证据是异常明显的,12800年到11500年之间是新仙女木降温事件,10800年前左右亚特兰蒂斯最后一块大陆沉没,上古希腊文明退化为无知农民,猛犸象等大型动物突然灭绝消失,在西伯利亚草原上的成群的猛犸象悲惨的饿死或冻死,全球气候大扭转,北亚从大型动物天堂变为地狱。柏拉图的笔下写的直接,大西洲消亡了,沉没到大西洋底,上古神勇的希腊被随之而来的大地震和大海啸淹没,文明被冲刷得干干净净。不少记载都把这次地质气候大变动归咎于亚特兰蒂斯人得超核武器内战。从高能武器的威力来说,做到毁灭大陆是不难的,美苏冷战时如果不小心核战启动了的话,当代文明已经可以毁灭了。从灾难地区大西洋的百慕大为中心画圈的化,美洲东部和欧洲是可以被地震与海啸刷干净,只有山区阻挡着的人类文化能得到保存。但随之而来的气候变化才是最深远的,季风、洋流、气温的变化,北非继续沙漠化,西伯利亚变成寒冷的大陆性气候,气候变化是地质历史上的真真切切的灾难现实,于是人类不得不开始新的迁徙,人类文明的中心区域转移。
9000年到6000年前的弗拉格帕提时代就是人类文明的复苏和新发展时期,全球气温回暖。在上古希腊被地震、海啸和洪水夷为荒蛮之地之后,东部山地里的古波斯地带兴起了。这个区域在远古时被成为帕提亚地区(Parthia),其意思就是中间地带,它夹在中亚、南亚、东非、东欧之间,是一个枢纽桥梁地带。另外,这个地区在这个时代开始,与希腊和中亚一起被称为希伦地区。北非、黎巴嫩和土耳其的高耸山脉把中东和西亚保存的完好,没有受到上次大西洋和地中海西来的灾难所影响。人类血统融合和文明发展在帕提亚地带形成了新的复兴和繁荣,这也是人类继太阳和母亲崇拜之后,第一次形成完整系统的一神论宗教信仰,那就是古波斯的拜火教,也叫袄教。我们通常熟知的两千五百年前的拜火教其实是古波斯信仰的再次复兴,而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弗拉格帕提时代,它代表人类进入信仰自律时代。在帕提亚地土著人种和文明人种的多元混血融合,这个时代形成了新的古波斯西域人种。
在第二代的族群中,《创世纪》文字记载特别又提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早期的特殊迁徙,对后来的西方人类历史产生深刻的影响,波及人类后世的关键历史第一个重要事件是玛代对自己海边(见图5.3黑海边高加索地区)的领地不是很喜欢,于是乞求含、亚述和亚法撒要一块地,经过协商的玛代居住在了含、亚述和亚法撒交集的山区地盘上,一直延续到今天,就是土耳其东部、伊拉克北部和伊朗西部的地区。玛代的后代有三批人,第一是留在原领地高加索南麓的最古老的亚美尼亚人,第二批是搬到亚法撒地盘的玛代人,玛代人与埃兰人融合形成了波斯人,两支人一起建立了后来称霸世界的玛代波斯帝国。第三批人就是留在伊朗和亚美尼亚之间地带的玛代后裔,一方面深度的波斯化,并受周边民族的影响,但依然保持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这群人世代夹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三大强国之间,已经成为中东第四大民族,但至今没有自己的国家,他们就是库尔德人,时至今日依然为独立而战,成为中东的一个敏感神经元。库尔德人的血统这也许就是一开始玛代自愿居于别家屋檐下的历史代价吧。
玛代分得的地盘在高加索地区,这里是高加索土著携带的欧罗巴基因G的中心地,这个基因与玛代的基因R1b一起成为玛代的标志性基因组合,这两个基因经过这次迁徙融合被写到了波斯人的血统里。古波斯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在古代这个地区叫做帕提亚(Parthia),古波斯人也叫帕西人(Parsee),他们信仰古老的拜火教,他们身上带有大量的波斯土著基因J2, 所以J2+G+R1b就成了波斯人的标志。波斯衰落后被伊斯兰化,就成了今天的伊朗人。但有一小支古波斯人依然坚持传统,保持信仰拜火教,那就是今天的帕西人;帕西人跟犹太人一样是古老的一神论有信仰民族,而且都是商业大亨。印度最大的公司塔塔集团的创始人,香港的罗旭和爵士都是帕西人的代表。玛代地盘中心的亚美尼亚人则更是非常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基因里有许多非常古老的基因,其基因库如同人种的活化石;亚美尼亚人自称为“洪水后的第一代人”,那样的话他们在高加索一带的历史就有2.5万年了。亚美尼亚人从语言和基因的角度,都是希腊人和波斯人中间的纽带。上古希腊人是雅完的后裔,与亚美尼亚人既是近亲,又是近邻。另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纽带现象,就是亚美尼亚语既可以用闪米特文字书写,也可以用印欧语字母属性,这进一步佐证了闪米特语族和印欧语系的近亲关系,他们都来自于图兰语系的分化。亚美尼亚语是非常古老的印欧语族,是古老的图兰语系到印欧语系分化树上的一条支脉。
第二个重要的迁徙事件,是含的后裔迦南,他分得的地域为北非的西部,从突尼斯到摩洛哥的地中海南岸的北非地区,但是他看上了黎巴嫩到巴勒斯坦这片原属于闪的地盘,就强行住在了那里。这应该是大洪水后的新世界秩序中最古老的一次强占地盘吧,文献记载闪和含的兄弟部落都一致谴责迦南,并且劝诫迦南说他这样会受到咒诅而灭绝,但迦南置若罔闻。从历史考古的客观环境来看,北非的干旱化和沙漠化是迫使非洲人东迁至迦南的外在压力。迦南是含最小的儿子,说明迦南族群的历史比较年轻,接近我们所知的历史,并且迦南的下一代的族群,直接参与了可考证的历史,深入的参与到了圣经中以色列人的历史中去。这件事就这样种下了近东地区世代的仇恨和诅咒,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大地缘政治争端案。
迦南人在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闪族地盘上发展的非常强大,但竟然都没逃离灭绝的命运。迦南人的后裔西顿,是腓尼基人的祖先,雄霸海上,在黎巴嫩建立了西顿和推罗,是地中海东岸强大的商业大都市。迦南人的后裔阿摩利人,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迦南人的后裔赫梯人,进入小亚细亚,建立了强大的赫梯王国。但这些强大的民族都没能逃脱被灭绝的咒诅,在人类历史上消失。后来腓尼基人后裔以迦太基为首都,又展开了与罗马的帝国争霸赛,尽管迦太基有汉尼拔这样的千古名将,创下了杀入罗马的老巢的军事奇迹,但腓尼基依然没能逃离被灭族的命运。罗马人摧毁迦太基后,在土地上撒盐,诅咒它永远只能长荆棘,不能重建,强大的迦南终于被连根拔掉了。迦南人所占领的黎巴嫩到巴勒斯坦的地,被犹太人称为迦南美地,是大洪水后被分给闪族的土地,所以犹太人世代要夺回这块地,也就引发了数千年的争端。摩西带领埃及的闪族奴隶来到迦南美地,形成了以色列民族,直到今天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还在为迦南美地而大打出手,而这个争夺,甚至将成为本时间周期结尾时的高潮事件。
6000年前开始的第二会斯芬达•阿蜜时代,地球气温持续变暖,地球平均气温要高于今天的地球平均温度,人类出现一个新繁荣期。《创世纪》分家史的第三代后裔开始成为主角。在中东地区,含的第三代里,记载了古实有五个第三代后裔,代表着埃塞俄比亚和南阿拉伯半岛的部落民族兴起;麦西有七个第三代后裔,代表着尼罗河流域埃及的各个部落民族兴起;强占美地的迦南,有十一个第三代后裔,在黎凡特地区生根繁衍并向外扩散。闪的第三代里,记载了亚兰有四个第三代后裔,他们繁衍为叙利亚的多元闪米特部落群;东边山区的亚法撒则繁衍出三代后的不少后裔。这样,含在南部和西部,闪在北部和东部,将两河流域围成一圈。这里如此多的种族部落聚集在一起,必然将导致他们对两河流域展开激烈的争霸赛,为六千前开始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历史搭好了舞台。
相比于北非的含族和西南亚的闪族,他们最后都包围和拥挤入了新月沃地的中央地带,雅弗后裔占据的则是海阔天高的北方区域,他们占据了广袤的西伯利亚、东亚北部,后来新时期后才又源源不断地西迁涌入欧洲。因为新仙女木事件和其后亚特兰蒂斯的覆灭,欧洲曾经几乎被毁灭,所以欧洲成为了文明的偏远地区。雅弗的地盘主要在亚洲,覆盖中国北方、中亚和西伯利亚,但在气候变暖后,雅弗从亚洲迁入欧洲。这种地毯式覆盖的移民替换了原始欧洲土著文化,并吸纳了当地大量欧罗巴土著(蓝人)的基因,此后形成了高加索种的白人种族。蓝眼睛的基因是欧洲土著的基因,而白皮肤则是雅弗族带入欧洲混血形成的。
西进欧洲的雅弗后裔主要分两条线路,第一是北支的歌蔑人从北亚迁入北欧,第二是南支的雅完人从近东沿着地中海一直西迁到西班牙。歌蔑和雅完的后裔的扩张涌入欧洲,对提拉族群产生了挤压,他们很多就被挤压到了阿尔卑斯山脉到巴尔干的山区。歌蔑和雅完的两路西进,席卷了北欧、西欧和南欧,给欧洲又进行了一次大换血,基本形成现代欧洲人的种族格局。歌蔑代表了西欧北欧之大陆人种派系,雅完代表了南欧之海洋人种派系,两者区别非常明显。当然,欧洲的混血的历史不是一刀切的,近东、北非、及后来亚洲的匈人和蒙古等多种因素都在影响着欧洲人种的形成。
北欧大陆格局:
歌篾的儿子为亚实基拿、利法、陀迦玛,这三个第三代族群构成了当今西欧国家的核心人种基因。亚实基拿分布于东欧到德国,利法分布于法国到西班牙,陀伽玛则分布于北欧,形成了欧洲的三足鼎立的大致格局。当然这不是一刀切的,因为长期的战争与移民都在混合各个族群。而且,他们在时间上也不是同时的,而是一个历史累加的过程。从《创世纪》记录的兄弟排序可知亚实基拿历史最古老,然后是利法,再然后是陀伽玛。从地理上看,歌蔑族西迁的时候自然是先经过东欧和德国,然后到高卢和西班牙,最后北欧才崛起,因而这反映在了族群长幼的记录顺序上。
亚实基拿在犹太人的称呼中,自今都指东欧到德国的地区,在历史上这个地区的斯基泰人也被称为亚实基拿,而到来今天,德国人及部分波兰人是亚实基拿最典型的后裔。利法的典型代表是凯尔特人,他们曾一度占据了高卢和大半个欧洲,后来被大幅度的排挤和屠杀,只剩一小部分退守在爱尔兰和苏格兰而保留古老的民族血统。亚实基拿和利法的种族鼎盛衰落后,他们其中一支基因与北欧的基因再度混血,形成了日耳曼人的崛起。北欧的土著也有非常古老的基因,他们有一个特征基因就是金发,著名的北欧海盗维京人很大部分都是金发的。所以歌蔑最小的儿子陀伽玛代表北欧人的崛起,他们属于日耳曼人的语言及血亲,但又不等同于德国人,而北欧人最显眼的标志是金发。金发是北欧的地域性基因特征,波罗的海地区都比较普遍,与邻居俄罗斯是相似的。亚实基拿、利法、陀伽玛的渊源还反映在欧洲三支血统的文化中,比如欧洲的国旗风格清晰地反映了这三大支脉,亚实基拿后裔的国旗是横向三色旗帜;利法(凯尔特人)后裔的国旗是纵向三色旗帜(法国、意大利、爱尔兰);陀伽玛后裔(北欧五国)的国旗是十字型旗帜。
歌蔑三支族群构成了西欧人种的主要支柱来源的框架。雅弗的后裔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移民到欧洲,先是使节式小规模移民,后来是大规模移民。欧洲早期出现的巨石文化,他们对天文的掌握和对巨石建筑的精确掌控说明了其建筑及天文知识的高明,这些巨石文化是早期移民带来的。斯芬达•阿蜜时代开始时,此时全球气温都很暖和,北部欧洲非常宜居,雅弗造成了欧洲造成了人种大换血。雅弗后裔西迁入欧洲过程中融合了欧洲本地土著基因,最常见的是西欧和北欧的土著基因是来源于克罗马农人基因I,他们的特征是蓝眼睛。而金头发也是波罗的海周围地区土著的基因,并不是雅弗族自有的,所以金发特征只局限于北欧和东欧,而亚洲是没有金发的。
雅弗的有黑发和红发,也就是“黑头人”和“红发人”,他们在亚洲古代很常见。苏美尔人就属于“黑头人”,而南欧黑头发的人也非常普遍,很多是“黑头人”的后裔。“黑头人”与“红发人”混合了就形成了深褐色头发的人,亚实基拿的后裔,比如英国人(盎格鲁-撒克逊)的头发就是深褐色较多。而血统更存粹古老的凯尔特人,则至今还会有红头发的出现,因为利法族群以红头发为特征,这也成为了凯尔特人在历史记载中的一个显著标志。与北欧人的混血,才会有金头发的出现,金头发是陀伽玛的特点。从基因上来说,克罗马农人是土著欧罗巴人,他们的I基因成为西欧和北欧的重要组成基因。I基因带来了蓝色基因的特征,表现为蓝眼睛。远古时候的欧洲土著还会有蓝皮肤,只不过后来被雅弗族混血后蓝色皮肤就消失了,演化为高加索种的白皮肤。不过,在很罕见的返祖现象中,欧洲出现过蓝色皮肤的特殊案例。
歌蔑后裔的特征基因是R1b,所以R1b是西欧国家的主流特征基因。从语言上说,亚实基拿后裔的语言属于日耳曼语族,他们是歌蔑与欧洲土著克罗马农人混血后形成的后裔。利法后裔是血统相对纯粹的凯尔特人,他们与欧洲土著的混血非常少少,所以基因上R1b保留的最纯粹、比例最高,他们的语言是凯尔特语族,同时他们也保留了最纯粹的雅弗-歌蔑部落的遗传特征,比如红发。陀迦玛是R1b与较多元化北欧土著和北亚基因的多重混血融合,所以除了维京人之外,北欧的语言还有波罗的语族。
南欧海洋格局:
迁入南欧的雅弗后裔叫雅完,雅完的儿子有以利沙、他施、基提、多单。因为南欧是美索不达米亚的近邻,所以南欧的雅弗后裔与苏美尔人更近,不仅仅表现在地理距离上,也表现在亲属关系上。从亚拉腊、美索不达米亚、黎凡特、安纳托利亚,雅完后裔不断地沿着海里移民到克里特岛、希腊半岛、塞浦路斯、马耳他、亚平宁半岛和西班牙。
雅完人掌控了南欧的海洋文化:以利沙是指西西里岛;他施,指很遥远的地方,是指西班牙;基提,是塞浦路斯;多单,是希腊。 苏美尔人自称是“黑头人”,而南欧人黑头发非常普遍,可见南欧确实是离苏美尔和黎凡特更近的血缘关系。克里特岛在很早之前就有了移民,海洋文明是欧洲文明的鼻祖,比欧洲大陆的文明要更早、更先进很多。从历史发展上也清晰可见从苏美尔、叙利亚、希腊、到罗马的文明传播线,距离越远的文明崛起越晚,而他们之间保持着显著的一脉相承的先后关系。
雅完后裔在希腊形成希腊语;雅完后裔西进到西西里岛和西班牙,与更早的南欧因素混合,加上后来罗马帝国的影响力,形成拉丁语族。整个南欧的民族是比较多元化的,因为早期南欧因素(提拉)和非洲因素(迦南之腓尼基)在悠久历史下都影响了南欧的基因和文化构成的多元化。
至此,创世纪的分家史形成,并在6000年前开始演绎了人类文明重启繁荣的故事。回顾《创世纪》大洪水后的分家史,闪、含、雅弗的历史并非虚构,而是真实的人类文明演化故事。闪是最古老的部落,他们从帕米尔高原四周发源,生活了很久很久,构成了西亚和南亚的古老部落,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自称起源于昆仑山。含覆盖了非洲,包含了最多元化的早期人种,那时埃及及北非乃是人口繁华的优选之地,不过随着气候变化和历史变迁,含终将没落。而我们所熟悉的离今天最近的历史,却是由雅弗主导的,他是最年轻的部落,却是崛起的新星,他们主导了今天的人类文明。《创世纪》因此预见道,“愿神使雅弗扩张,使他住在闪的帐棚里,又愿迦南作他的奴仆”。
“雅”是精神文化和社会文明的精髓,他是人类文明的共同引领者,先在北亚形成东方文化,后在中亚形成西方文化,然后迁徙到欧洲。东方文化和文字产生于叶尼塞河流域的米努辛斯克盆地到蒙古高原一带,以及黄河上游,这里是雅弗的发源地。雅弗是由古雅利安种R基因的雅人(Ja)和爱斯基摩种Q基因的弗人(Poit)组成,Poit语言几乎就是最古老的语言,采用最古老的象形文字。雅弗部落改进了这些文字语言后,在黄河流域形成了汉藏语系,并且保留了象形文字,这就是东方文明的源头。黄河流域的文明,经过黄帝的文化弘扬,借助炎黄联盟的统一,形成了华夏文明。华夏文化进而融合了黄河下游的东夷文化,后来又融合了长江流域的汉文化,终于修成了中国文化的大一统,成为东方文明的主导文化。
在中亚的环里海地区,图兰平原也汇聚了雅弗的R和Q基因,其中的R1b是先雅利安人,R1a是雅利安人,而中亚的Q基也是辛梅里安人的祖先,他们组合形成了土巴部落。闪米特人(J基因)的先祖也在环里海的山间游牧,他们之间的交流组合共同形成了原始的图兰语系,继而分化出闪米特语族和印欧语系。图兰语系这些语言以发音作为单元,虽然早期采用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的模样来记录音节,但它们代表的本质都是音节字母,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记录拼写。后来四处游历的腓尼基人为了高效沟通,简化了这些符号,形成了二十二个腓尼基字母,这就成了西方文字的起源,不管是闪含语系还是印欧语系,它们都采用字母文字。就这样,雅弗先后形成了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

图5.5 东西方人种的分化形成
而且雅弗与本地居民的混血融合同样也形成了东西方两大人种体系,如图5.5所示。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和东西人种的来源,雅弗无可厚非的成为东西方文明的共同祖先。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东西方人种的来源构成,下面概括了主要人种的标志基因组合的配方:
雅利安种(R)= 古雅利安R2 / 先雅利安R1b / 雅利安R1a ;
欧罗巴种(F)= 高加索G / 南亚H / 北欧I / 阿拉伯J1 / 波斯J2 ;
高加索种 = 欧罗巴I + 雅利安R(西欧R1b/东欧R1a) ;
波斯种 = 欧罗巴J2 + 欧罗巴G + 雅利安R(北伊朗R1b/南伊朗R1a) ;
阿拉伯种 = 欧罗巴J1 + 少量雅利安 R ;
蒙古种 = 爱斯基摩白Q + 东亚黄O + 亚洲红C + 突厥黄N + 雅利安R ;
太平洋种 = 南岛棕M/ S + 东亚黄O ;
日本种 = 藏日青D + 韩国黄O2b + 中国黄O3 + 亚洲红C ;
印度种 = 雅利安R1a + 古雅利安R2 + 先雅利安R1b + 欧罗巴H + 南亚黄L + 古老黄K + 东亚黄O + 亚洲红C + 藏日青D 。
摘自《时间螺旋》
2020-09-13 10:22
相关热门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