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5.26

文化生活 生命探索
语言的本质+ 查看更多
语言的本质
+ 查看更多
作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意识,也就是知道我的存在,并可以通过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显然,语言是一种高级生命的信息交流手段。语言是意识的表达方式。我们发现,不管用哪种语言,无论中文、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或是古语言梵文、希伯拉文、希腊文、拉丁文,都可以表达相同的意识之涵义,即对我和宇宙的信息描述。
所以,语言只是意识信息系统的字符表达媒介。如果意识之间直接交换信息模块,那么就不需要通过语音语言。马斯克投资的脑机接口,就是直接通过脑电波直接交互信息和指令,不需要口头语言了。可见,意识之间存在之间的信息模块和交流协议,这种意识流是所有口头语言的母语。其实,在脑机出现之前,人类早就有过意识直接交流的功能。不仅双胞胎之间存在心电感应,读心术、千里眼、顺风耳等超物质信息交流手段一直存在,不过是只有少部分人掌握。当意识流之间的直接交流机制普遍存在的时候,口头语言和文字就只是一种备用手段了。
我们在考古学中,都是以文字的发现来定义一个文明的存在。但其实这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文字的考古只能考证初级的文明,而无法考证高级文明。在不少很高级的考古遗迹里,比如三星堆,或者南美的普玛彭古,文字与文明并不匹配。在我们当今的世界里,越来越多的信息都是数字化了,不再停留在刻写石碑的阶段。甚至将来,当脑机技术和心电感应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大量的信息要么存在云端服务器上,要么就直接在意识库里上传和下载了。那时候,文字的踪迹会越来越弱化,而信息的编码则会越来越简单化。
在计算机科学里,运算最快的语言是二进制机器语言,它效率最高,但它也最难理解。在人类的文明信息里,好比那些64卦的信息,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但写出来却如同天书。将来的某一天,人类的语言将会进一步进化,信息语言也会回归到类似64卦这样的数字语言。因为不仅生命基因密码、时空密码还是意识密码,最终都是由数字构成的。所以未来最强大的语言是数字语言,它可以通用于宇宙中的一切。
意识始于我,然后是认识宇宙和人事物,并处理我与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以所有语言也都是始于我,我总是任何语言中的第一个词。之后的语言词汇信息包括数字、天地时空、人事物、度量衡,等等。我们发现,通用的元素在所有古语言中通用,仅仅是各地语言演化造成了发音、书写、构词、语法的不同而越来越分化为不同的语言族类。总的来说,东方的语言保留了古老的象形表意的文字书写,西方的语言保留了古老的语音表意的记载传承。
文字是人类在六千年内才出现的现象。综合看待全世界的各种语言,发现它们其实都是由a、e、i、o、u五个元音构成。辅音在各种语言中其实也大多类似,只是侧重点、细节和组合方式的不同。为什么语音有这么明显的共性和重要性呢?这源于宇宙的根源是振动,而声音的振动是全宇宙通用的。这就是第九章中提到的音流学决定的,特定的发音和振动频率会形成特定的几何共振图形。五元音对应于数字律的有限离散性,也就是对应着音乐中的有限的音阶之间的数字律,即音律的和谐关系。
越是古老的原初语言,保留的语音特征就越反映了宇宙的本征振动特性和数字规律。语言杂交和演化历史越复杂的语言,则跑偏的越多,杂音也越多。所以,从语音角度来看,梵文和希伯来文的发音是最反映宇宙本源振动的。六字真言也是源自于梵文。在吠陀教义中,Om音代表了宇宙振动的根基,所以梵文的祈祷和唱颂都以Om音为开始和结束。这种特殊的共振元音如今在各种寺庙和道教佛教等多种宗教里的仪式和咒语中都还被通用,因为这种共振音与宇宙的数字音律符合,所以能影响时空物质的谐振态。
结合五元音的振动性质、内涵和语义信息,对比音阶的振动性质和语义信息,可以从各种古老语言和经典中总结得知,元音a映射数字1,代表物质的显像;元音e映射数字5,代表中和;元音i映射数字10,代表时空本源和维度;元音o映射数字70,代表宇宙的完全;元音u映射数字6或900,代表虚空,是物质显像的底片,代表终结。A和u是相反的,相生相化的,也分别代表了正十字和斜X字。将au连在一起,就变成了元音o;正十字和斜十字合在一起,就是米字;将o的圆形合米字形全合为一,就是全备宇宙的表征符号
,也就是Om的音。

发音与字符与数字涵义之间的联系,在另一种古老的语言希伯来文里保存的很好。特别神奇的,希伯来文一共有有22个字母,每个字母都代表一个数字。所以,希伯来文是一门数字组成的语言。这种字符数字含义最早来源于腓尼基语的22个字母,传承到了希伯来文。后来被继承到了希腊语言中发展出24个希腊字母,再被继承到早期的拉丁文24字母,到了中后期的拉丁文产生重复分化发展为26个拉丁字母,然后变为英文的26字母。德文加了拉丁文的四个元音的变体,就得到了德文的30个字母。所有的语言字母,都可以追溯回到希伯来文和腓尼基字母,它们代表了字母最初的象形含义、音频振动和数字定义。
腓尼基文明已经断绝,旧约圣经则是用希伯来文写的,新约圣经是用希腊文写的,传承至今。从腓尼基文、希伯来文和希腊文中,可以发掘出字母与发音对应的本源振动和数字映射如下(括号中包含了一些希腊文和一些希伯来文的字母注释,同一个数字或字母书写在两种语言中稍有差异)。
太阳之数/字母:1=a,10=i(io),70=Ο,700=ψ;
中土之数/字母:5=e(h),8=Η(ηy),50=n,80=pi(π),500=fi(φ);
太阴之数/字母:2=Β,4=d(Δ),40=m;
老阴之数/字母:6=ς (s/v),60=xi(Ξ/ס),600=chi(X/χ);
老阳之数/字母:9=θ(t),90=ts (ϙ),900=ω (Ω/tz)。
犹太人对神是特别敬虔,所以希伯拉文书写中,凡写到神的名字,犹太人都要祷告甚至沐浴。最常见的神的名字,其实就是神圣数字10和70。在希伯来文中10是最小的字母י ,代表隐匿的十神,因为其发音是io, 等同于希腊文中的最小字母ι,即iota。希伯来字母י的语音拼法是yod,或着写成英文字母就是El, 也就是犹太人对神的泛称,其本质是数字10的起源,10创造了时空。而数字70代表元音o,7倍的10等于70,是神的彰显。在希伯拉语言中,因为犹太人认为称呼神的大名是大不敬的,所以他们碰到这个字母就保持沉默,所以元音o在希伯拉语中静默无声。700则代表了宇宙的奥秘,所以在希腊文中字母ψ代表神秘未知。在量子力学中,ψ表示波函数,因为波动创生了宇宙的全部奥秘。

图17.6 希伯来22字母表对应的数字和意义
所以最古老的语言的发音和字母,都是对应于宇宙的振动特性和数字律。同样,古老语言的语法也体现着数字律。在梵文中,名词有八种格,非常讲究,比英文要复杂。这八种格分别是第一主格(Nominative)、第二宾格(Accusative)、第三用格(Instrumental)、第四与格(Dative)、第五来格(Ablative)、第六属格(Genetive)、第七位格(Locative)和第八呼格(Vocative)。除了用格之外,其他其中格都在拉丁文中通用。梵文的八种格跟中国易经里的主客用的关系是类似的,它们讲究的都是数字、阴阳、主客和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
显然,八卦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精密的数字和象形语言。塔罗牌也是一种象形语言,22张牌相当于22个字符,蕴含着象形和数字的关系规律。数字和象形是相通的,它们彼此相互包含。所有的语言,不管是原初的古老语言如中文、希伯来文和梵文,还是当代进化繁杂的世界各族语言,或者是计算机的编程语言,甚至是基因的编码语言,以及时空的编织语言,所有语言的本质都是图象、数字和语义组成的信息流,它们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描述和传递信息。
本书的第一章讲的就是音乐振动和音律数律。音乐共振是宇宙形成的基础。我们再次用音乐的音阶来描述,将语言的振动规律与音乐的数字音阶联姻。简单的音阶与和弦可以构成美妙的音乐,其原因在于它们虽然简单,但提炼了最纯粹的共振效果。为什么天主教花费巨大的人力物理建设教堂和内置的管风琴?教堂的空间共振结构和管风琴的音频振动,能震撼和感化很多人。这是宇宙振动的奥秘,音频振动能创造平和感动,激发神性和博爱。也正因为如此,古老宗教仪式都会配上恰当的乐器和打击器皿,如钟鼓木鱼等。宗教仪式往往都是精密设计的身心、意识和灵性的音乐会。
音频和语言产生的共振效果不容忽视。宗教中的唱颂、念经、密教的魔法咒语,以及中国佛道皆修的狮子吼,都有其深层次的物理振动规律,从而对时空物质以及精神状态产生谐振干涉效果。根据古老语言整理出来的振动意义和数字映射关系,我将音乐中的一个八度音阶配上相似相通的振动音。可以得到如下语音映射:1=Om, 2=Be, 3=Ta, 4=Ma, 5=Ni, 6=Sa, 7=U, 8=Hom,其中的数字是音阶的唱名。
音乐和弦的进程演化规律都蕴藏在这些音阶和音频振动性质之中。当然,这需要用音乐性的感知来理解它们。比如六字真言的六个音,遵循着音乐和弦递进的最和谐进程规律:主和弦1->下属和弦4->属和弦5->二和弦2->七和弦7->主和弦回归8。吠陀唱诵中的Om,Ta,Sa次序,对应的就是136,这在音乐上是小调的主和弦,是阴阳共存的自然调性。
在古老的中文语言中,“我”、“他”、“你”三个基本称谓的发音是uo-ta-ni,对应的基本音频Om-Ta-Ni,在音乐上是135。135在音乐上就是大调音乐的主和弦,是张扬的、稳定的,代表音乐或世界的主调性。可见,中国古人称谓你我他的时候,不是随便的,而是用了大调主和弦的三个支点的音,因为与主和弦一样,你我他是所有社会关系的中心。
每个元音和辅音在共振学中都有意义,最终归化为数字传达的意义,也在音乐演奏中会加强共振的效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演奏乐器配乐尝试,也许你们可能会找到更深奥的规律。
2019-03-29 10:21
相关热门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