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5.26

视界物理
高维的世界+ 查看更多
高维的世界
+ 查看更多
感知的世界没法超越黑洞,也很难达到高能的维度世界去,因为物质的振动是低频率的。低频率的信号感知无法观测和处理高频高能信号。中微子可以瞬间穿越人的身体,甚至整个地球,而人体却不会有任何感觉。高能宇宙射线不仅不能被人体感知,还会击碎人体的基因和细胞物质,或者直接无视人的身体而将其当作路人插肩而过。
所以,我们要知晓高能高维的世界,不能依靠我们的物质身体,而只能是我们的思想躯体。我们在地球上常问,我们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这个问题是很幼稚的,我们太高估自己了。我们不知道别的生命,是因为有很多高的维度不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内。哪怕在我们自己所在的三维空间里,因为我们技术的局限性,我们根本还没能力飞出去,哪怕在太阳系内,都还不能自由探索。
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低能态,从地球表面向上或者向下都是更高的能态。我们处在中间最平缓的区域,是空间和时间的过渡缓冲带。向外(星际)是无穷的空间,向内(奇点)是无限的时间,都是高能的状态,我们暂时还没有能力去跋涉。我们所生活的地球表面是低能态平缓地带,所以是生命的孕育和初生之地。我们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到现在为止还是属于儿童,直到我们长大有了更高的能力和智慧,才能去往更高的世界和维度。
所以,有两种高能维度,一个方向是向上到外太空的平坦真空里,那里是以太的海洋,有诸天之国。另一个方向是向内,朝向地心或太阳中心飞去,直到接近黑洞,甚至穿越黑洞。本章第二节我们讲过了在太空中以太的世界,那么,我们这里再着重探讨向内飞往中心黑洞奇点所经过的高能世界。
我们生活的是在一个球面上。事实上,在物质漩涡空间里,所有的世界都在球面上,唯一的区别就是这种球面离中心奇点的距离远近不同而造成的环境状态不同。如果我们在低空太空轨道的球面上生活,我们就是宇航员的感觉,那里我们以第一宇宙速度飞行,球面高度越高,速度越低。到达某个高度就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步,那里就是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再往高处的平面,引力影响越小,速度越低,直到我们跳出地球漩涡的平面,我们就在外太空处于静止的状态了。当然,相对太阳来说我们进入了太阳的某个轨道球面,是差不多类似的故事,直到我们升空到跳出太阳系的漩涡,我们进入星际空间的平缓区。只有跳出了太阳系,我们才真正开始探索外太空的诸天世界。不过,人类的主流科技还没有跳出太阳系,对太阳系外的世界还是两眼一抹黑。外太空很多世界是我们所不知道的,那里有传说中的各种天堂,“诸天之国”。
那么从相反的方向走呢,走向地心或阳心(太阳中心)是什么情况?如果走向地心,首先是在物质层面,在地壳下面有很多巨大的空洞空间,就好像鸡蛋壳里的气泡一样。科学家用仪器探测发现,青藏高原下面是空心的,存在着像几个省那么大的巨大空间。这种地壳空心结构不在少数。这是物质层面的地下世界,可以供动植物和智慧生命生存。
再往下走,则必须是通过非物质的状态了。从地球中心或者太阳中心往内走都可以到达黑洞。不过地球中心的黑洞太小了,只有几毫米半径,所以奔赴太阳中心黑洞显然更方便一些。太阳中心黑洞不仅规模大,而且太阳黑子(即能量漩涡中心区真空带,类似于龙卷风的中心空洞)提供了更方便的通往阳心的通道。通往黑洞的方法,要么以引力屏蔽和能量屏蔽方法护住飞船,要么以非物质的信息传送方式。
在黑洞外围,离着黑洞较近的位置,就如同在时间和空间的深渊之中生活,球面的信息世界在这里依然存在。当然,这里讨论的不再是物质的维度,而是非物质的维度。在吠陀和佛经中说到,这里是阿修罗的世界。什么是阿修罗?阿修罗也是一种生命意识体,他的力量非常强大。如果力量不足够强大,是无法在黑洞外部的世界中存在的,因为这些区域是高能区域。在极其强大的引力环境中存在,阿修罗的世界应该是什么状态?这里必然崇尚力量和征服,这是阳性的特征。所以这里的阴性特征是很弱的,也就成为了阿修罗的世界。阿修罗界维度高于人界,是火的世界。感情在这里没有市场,雄性的力量在这种世界里成为绝对的霸权权威。没有感情的力量是负面的,所以阿修罗的世界是另类的一种黑暗世界。
再往里走,就必须超越黑洞了。物理定律在黑洞视界已经失效,所以我们只能查阅古老经文,通过精神的旅行了解黑洞里面的情况。我们发现古老的吠陀经典中有很多相似的论述,都讲到了穿越太阳。《奥义书》中说,从地球往上,首先是风的天空;再往上,是以太的太空;再往上,进入太阳的世界;再往上,穿越太阳进入月亮的世界;再往上,穿越月亮进入因陀罗的世界;再穿越进入因陀罗的火,里面是真实;真实里面是不灭的永恒。这里非常有意思,穿越太阳进入月亮是什么意思呢?月亮就是太阴,彼月亮非地球卫星月亮。用如今的物理知识理解,才能恍然大悟,原来太阳中的月亮就是指黑洞!
古印度吠陀经对宇宙物理的认识是这么深刻!这种深刻认识在中国的道家典籍里同样有阐述。吕洞宾的《太乙金华宗旨》中说到,太阳的中心是“月窟”,并且还特别注解说,月窟不是月亮,否则直接叫月亮就可以了。月窟就是像月亮一样黑暗的一个窟窿,这不就是黑洞吗?吕洞宾这么准确的知道太阳中心是黑洞,跟吠陀《奥义书》异曲同工。所以古老的知识讲述了物理的最前沿,太阳的中心是黑洞,而我们还要想进入黑洞里去探索一下里面的高能高维世界。
跳进黑洞里将看到什么呢?应该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所有规律与黑洞外的二元世界的规律完全不同。这个吠陀经中月亮的世界里该有什么格局?那里是三元世界。质子内部的三元夸克结构就折射了这个世界的信息之影子。在《玉苒厦》中说到这个三元世界,“穿过黑暗的岛屿,就达到了哈沃纳”,“这是一个三元的世界”,是中央的宇宙。中央的宇宙同样是球形的,中央宇宙中心必然又有更核心的中心世界。中央宇宙与其中心世界之间也存在着一个边界,就好比黑洞视界是我们二元时空宇宙的边界一样。
所以吠陀《奥义书》中说,黑洞内灵性的月亮世界中心,是另一个世界:因陀罗的世界。我们知道,因陀罗是印度的雷神,是帝释天,他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带给干燥的世界以雨水和丰富的物产,是人类的朋友和强大的战士。这些描述都可以知道,因陀罗是一种强大的能量辐射的中心。黑洞是太阴,它吞噬所有物质和空间并终结时间;因陀罗显然是黑洞的反向极点,是强大的辐射中心,是至阳的,甚至比太阳还要阳。中国道家思想说,太阴之极,中心生阳,吕洞宾称之为“天根”,即阳之根源。
所以这是非常有意思宇宙模型,太阳的中心是黑洞(月窟),黑洞的中心是至阳(天根)。根据吠陀的观念,穿越因陀罗的火,就进入天根里面的世界。从数学上可以计算这里面的能量层级是非常可怕,难以想象的高。从黑洞到天根,再进入到天根里面的真实世界,这里非人类所能想象,只能是创世神的居所。全息宇宙中所有的能量和信息,都来自于天根中的真实世界,在真实世界的中心,是不灭的创世神,天之父。

图18.4 宇宙的高能维度层级
我们生活在二元世界中,黑洞将我们与三元世界隔断了。黑洞的视界是一种鸿沟,一种边界,信息是隔断的,并经过重组,所以黑洞的两侧是完全不相通的。当然,信息依然是全息的,也就是说,黑洞里面的信息通过某种规则映射到二元世界,是全息关联的,但两个世界的物理信息运行规律则完全不一样的,各自为政。这就是宇宙分形法的世界隔离的巧妙设计。另外,从三元世界到二元世界,信息发生了丢失,也就是说,三元世界里的信息维度更丰富。对于我们物质世界的熵概念来说,空间扩大,信息是丢失的,这个非常好理解。所以,不管从能量层级还是信息层级来讲,三元世界都高于二元世界。
黑洞里面的三元世界与我们二元世界的运行规律是完全不同的。其实,在量子理论中,物理学家找到了一些三元世界的数学规律,是对那个世界的惊鸿一瞥。量子色动力学(QCD)中,三元的数学群理论计算出了一种与我们二元世界完全不同的场。这种场可以接受质子和夸克的运动,但在我们的电磁场世界里完全不存在,所以物理学家把三元计算的场叫做“鬼场”。这种鬼场的数学性质很特别,它让其中的能量和粒子都不能离开黑洞,这也就能解释了夸克的色禁闭和渐进自由等现象。
科学家认为鬼场在客观世界中不存在,所以叫“鬼场”。然而,鬼场解释了夸克现象,并且在数学上是存在的,那么也可以说,鬼场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仅存在于在黑洞之内三元世界里。在黑洞之外,鬼场不能存在,它与我们是属于两个世界。鬼场只是不属于我们的二元世界而已;黑洞的视界将我们隔开了。
科学家们猜想,黑洞的尽头是白洞。 阴极而阳生,这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不过,现在我们要用物理学的思考来阐述这件事。黑洞是至阴,黑洞的能量在黑洞的中心构成了更小的新的奇点,这个奇点的运动方向发生反转,是辐射的,所以是至阳的点,也就是白洞的根源。当然,这个能量阴阳反转的过程其实还深入到了更深的中心空间内去了,只不过,在黑洞的层面,我们不需要去关心中心世界更深层次的运行规律,而只需要关注因陀罗之火就可以了。这跟电脑编程是一样的道理一样,写应用程序的码农不需要去学习系统怎么编码,只需要引用系统的功能就可以。信息的层级化原则不仅在计算机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在数字宇宙中同样是无处不在的。
因陀罗的火就是白洞的根源,它射向哪里呢?我们以前以为黑洞打穿了一堵宇宙之墙,然而从白洞钻出来到对面的未知的宇宙世界中去。但现在看来不是这样,而是从黑洞进去后,又从黑洞中心反射回来,然后原路返回,穿透太阳,再重新辐射到太空中来。也就是说,黑洞和白洞是嵌套的、重合的。白洞显现出来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恒星太阳。所以太阳不仅辐射了物质的能量,还辐射了信息和生命的脉冲。
原来古人说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宇宙终极奥秘不是虚设的,而是描述了我们生活的时空中的物理实际。所以我们要提升理解我们的二元世界:一切物理现象都是双向的,所有的宇宙系统都是循环的开放系统。我们将太阳模型重新认识,画出来就是下图左边的嵌套式的阴阳交替结构。太空即太虚是属阴的,包裹了太阳属阳,中心又包含了黑洞是太阴,中心又包含了因陀罗是至阳,阴阳层层嵌套。将这个模型变一下角度,就得到了右边的太极图。直到现在,我们才真正了解为什么太极图中有两个小点。这两个小点就是吕洞宾说的“月窟”和“天根”,阳中之阴窟和阴中之阳根,是这么高深的宇宙构造的物理奥秘!

图18.5 太阳结构与太极奥秘
我们的生命旅程从地球上的物质身体开始,褪去物质身体后,好比毛毛虫变成蝴蝶,将进入以太的世界用以太和光的身体继续智慧的成长。当我们在以太世界里达到完全和完美的时候,也就是达到和超越12维度的时候,才会进入三元的完美世界中继续灵性的成长。当我们从三元的“月亮”之灵性世界里毕业后,生命朝圣的道路才将我们带入创世神的真实世界中去。那时候我们将知道创世的终极且完全的奥秘。这是一条漫长的成长和朝圣的道路,将我们的生命引向真正的永恒。
我们的生命的下一步跨越将从我们脱离地球表面的生活去往以太世界开始。所以,这个过程在时间的大循环里周期性发生,好比飞机不是时时刻刻起飞,必须每过一段时间才会有一个航班。提前订好票,且等待时刻到来才能飞往目的地。这个起飞是一件重大的事件,对每一个乘机的人,以及整个地球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时刻,因为这是通往新生活的开始。好比结婚是新生活的开始,必须举办一场隆重的婚礼。这就是为什么在圣经和很多经典里,都有关于这个新婚的描述。耶稣在传道中经常说到婚礼,并自我比喻为新郎。这个新娘和新郎就是在婚礼中,要飞往高维度继续生活的生命。
在灵性的经典中,地球被称为红色的地球,这个称谓让人费解,明明肉眼所见地球的太空照片是蓝色的呀。这里红色代表的是地球的维度层级,红色是代表物质的,是生命的初级和繁衍生长阶段。在地球上因为重力场的存在,蜡烛的火焰是细长的,人的身体也是细长直立的。在太空中,蜡烛的火焰就变成了球形。生命也一样,在以太空间的无重力世界里,球形是生命系统最自然的形状,当然,以太和光的生命体可以重组显化为不同形状,但球形生命是高维生命最基本和自然的状态。
高维度的生命是蓝色的,从红色进化到蓝色,代表了生命频率的提升。蓝色的生命在地球的历史上并不罕见。古埃及的神庙中的壁画都是用蓝色来描绘神明,比如荷鲁斯。因为高级智慧生命在高维度中生活,可以在以太世界中自由飞翔,所以荷鲁斯被画成蓝色的鸟头人。显然,荷鲁斯是高级智慧的生命。蓝色鸟的神明不仅在古埃及很常见,在其他文明,比如古中国的山东,鸟神的崇拜也是很常见的。
蓝色鸟的神明在世界之间穿梭的时候,壁画中显示他们经常乘坐这一个蓝色的球。在早期的基督教壁画中,也有很多神子乘坐蓝色的球升天的图画。这种蓝色的球形可以打开通往高维世界的虫洞,可以瞬间穿透时空通道。这种蓝色的球也是蓝色的高维生命的显化。在达到高维生命的层次的时候,穿梭时空就好比物质的人在地球上走路一样方便。当我们达到高维宇宙的时候,飞船的交通工具都可以不再借用,而是直接利用光的生命体本身穿行宇宙。生命的上限是无限的。直到我们最终抵达宇宙的中心,创世神的居所,我们将与神一样,与全宇宙合而为一。
2020-03-15 10:13
相关热门
+ 查看更多